說到「脂肪肝」,多被視為現代人的文明病,因為吃得太精緻、活動量太少、有飲酒習慣、有代謝疾病等等;然而,脂肪肝並不是肥胖的專利,瘦瘦的人也可能有脂肪肝!
可是,喵星人又不喝酒,也不是每隻貓都被養得油滋滋,為什麼會得到脂肪肝呢?
脂肪肝的可能原因
造成脂肪肝的致病機制十分複雜,不過,涉及到的可能原因包括:
- 肥胖
肥胖貓咪、室內貓的發生風險相對較高。
- 長時間厭食、絕食、營養不良
例如連續三、四天以上皆未進食或很少量進食。
- 造成貓咪壓力的事件
例如搬家、家庭成員改變、飼養條件突然轉換等因素,讓貓咪備感壓力。太突然的改變食物類型,也可能讓敏感的貓咪拒絕進食。
- 造成厭食或脂肪代謝異常的其他疾病
另外,脂肪肝可能和某些會造成厭食或脂肪代謝異常的疾病同時發生,例如貓糖尿病、胰臟炎、甲狀腺機能亢進等,並會因為貓咪飼養環境(室內/室外)、餵飼習慣、貓咪基因差異而有不同好發程度。
為何貓比狗更容易罹患脂肪肝?
肝臟是動物體非常重要的代謝器官,具有蛋白質與脂肪代謝、肝醣合成與分解、血糖維持、提供能量等強大功能,此外也是製造膽汁、儲存維生素、解毒的地方,而營養充足也和肝臟的能量代謝有著重要關聯。
貓咪屬於絕對肉食性動物,有著比狗狗更高的蛋白質、必需胺基酸、牛磺酸的營養敏感度,使得貓一旦長時間飢餓或飲食中長期缺乏蛋白質,會比狗狗更容易罹患脂肪肝。
貓咪脂肪肝(Feline hepatic lipidosis)從字面上不難理解,就是有過量的脂肪累積在肝臟細胞內。最常見的原因是貓咪在一段時間的飢餓之下,無法取得足夠能量,當體內肝醣被消耗完,便開始分解身體脂肪作為能量來源。
但分解過程產生的過量脂肪酸被運送到肝臟時,堆積在肝細胞的速度遠超過代謝的速度,而形成三酸甘油酯累積在肝細胞內,導致脂肪肝出現。
由於肝細胞內堆積了大量的脂肪油滴,導致肝臟喪失正常功能。雖然這種急性功能受損是可逆的,但關鍵是要及時治療,並讓肝臟開始代謝掉這些脂肪。
可能的臨床症狀
貓咪常發生體重減輕、黃疸(在牙齦、眼白或耳朵等皮膚黏膜處呈黃色),虛弱並伴隨食慾不振、噁心嘔吐,進而造成貓咪脫水。其他消化道症狀如腹痛、下痢或便秘也可能出現。
若繼續厭食,則加重脂肪肝的惡性循環,而嚴重的脂肪肝可能引起肝功能衰竭、影響凝血功能,甚至造成後續肝腦症(Hepatic encephalopathy)、昏迷、死亡。
脂肪肝是貓咪的重大疾病之一,無論是原發性脂肪肝或繼發於其他疾病,都有著高死亡率,必須立即就醫進行治療!
如何診斷脂肪肝?
診斷方面需要透過飼主詳細描述症狀出現的時間點、發生事件、餵食習慣、過去病史等,才能協助獸醫師判斷是來自肝臟本身問題,或有其他潛在的疾病而引起繼發性脂肪肝。
- 血檢與尿檢
通常還需要完整血液檢查以釐清病因,血清生化學檢查中的肝指數可能發現 ALKP 上升、ALT 上升等,而總膽紅素或膽汁酸也可能上升。同時貓咪全血球計數也可能伴隨貧血,或其他潛在疾病造成的非再生性貧血,若肝臟凝血功能受影響,也會出現凝血障礙。尿液分析通常能發現膽紅素。
- 腹部X光與腹腔超音波
影像學上會有肝臟腫大(Hepatomegaly),超音波檢查可見變大呈高回音性的肝臟;若以超音波配合肝臟細針抽取(FNA, Fine needle aspirate)做細胞學染色與檢察,則可見腫脹的肝細胞被脂肪佔據而空泡化。
脂肪肝治療:「讓貓開始吃」是首要目標
對於貓咪脂肪肝的治療與飲食照顧,通常需要給予積極的營養支持,例如充足的能量、蛋白質、必需胺基酸與營養素,使受損肝臟逐漸恢復功能來代謝肝內過多的脂肪。
如果貓咪願意自己吃當然最好,也可用餵食針筒慢慢給予足量流質食物。但往往病貓不願張嘴進食,必要時需放置餵食管以灌入食物(如鼻管、食道管或胃管等),否則繼續絕食下去,將使更多身體脂肪被消耗分解、堆積至肝臟而惡化病情。
點滴輸液治療來校正體內可能的脫水與電解質不平衡,也可將補充物添加至輸液中。其他諸如保護肝臟藥物、止吐劑、補充維生素,若有潛在疾病則視情況給予抗生素、止痛劑等治療。
監測項目包括確認每日飲食飲水量、排尿量與體重,配合例行血液學檢查數值,以了解病情變化,療程通常需要4~6週提供充足營養和照顧,以恢復貓咪食慾與肝臟正常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