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當心愛的毛孩出現異常──像是嘔吐、拉肚子、食慾不良、精神變差、尿尿變少等等,到醫院後很常聽到醫師要幫他們「驗血」。為什麼需要驗血呢?
這是因為,驗血能提供很多基礎資訊。包含體內的紅、白血球,以及一些重要的生理數值,例如肝腎指數和電解質。藉由判讀這些數值的變化並配合臨床症狀,醫師才能對症下藥。驗血也可應用在檢驗血液酸鹼值、傳染病快篩、測特定藥物的體內有效濃度、輸血前配對等等,是非常泛用的診斷工具之一。
作為判斷疾病的依據
一般來說,驗血包含兩個大項──全血細胞計數、血清生化。初診時,這兩種檢查通常會一起進行,找出確切問題後,在治療期間可能轉為擇一檢驗。此外,報告的結果除了數值,常會伴隨橫條圖,直接顯示數值是否過高或過低。
- 全血細胞計數 Complete Blood Count, CBC
透過儀器計算體內的紅血球、白血球與血小板數目,評估是否有貧血、發炎、血小板低下等症狀,除了能判斷特定疾病的存在,也可用於間接評估骨髓是否正常。
與紅血球有關的重要數值包含 RBC(紅血球總數)、HCT(血球容積比)、HGB(血紅素)等。其中,獸醫常透過 HCT 或 PCV(血細胞壓積)來解釋動物是否嚴重貧血。狗狗正常的血容比大約落在 35-55%,貓咪則是 30-45%。不過這個數值也可能因為脫水、輸液而改變,並不是一旦低於正常值就需要輸血,需要根據臨床症狀來決定。常見的貧血原因包含血液寄生蟲、出血(如脂肪肝或腫瘤破裂、車禍)、慢性腎衰竭等。
白血球主要看 WBC(白血球總數),而 LYM、MONO、EOS 則是各種類的白血球。發炎反應、感染或是腫瘤都可能導致白血球數量異常。此外,有時報告會顯示白血球型態異常,可能是血中出現不成熟白血球(band neutrophil,又稱帶狀中性球),通常暗示非常嚴重的急性感染。
血小板則是看 PLT(血小板總數)。若懷疑有凝血方面的疾病,可能需要加驗其他數值,如凝血酶原時間、纖維蛋白原等。可能因為嚴重肝臟疾病、血液寄生蟲、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原因而降低。
- 血清生化 Blood Chemistry
血清生化驗的範圍很廣,包含體內電解質濃度(鈉鉀氯、鈣磷)、血糖、總蛋白(白蛋白、球蛋白)、膽固醇、腎指數(BUN、Creatinine)、肝指數(總膽紅素、ALKP、ALT、GGT)、胰指數(AMYL、LIPA)等。
透過評估這些數值的變化,能評估全身的健康狀態以及潛在疾病。也常應用在評估疾病的後續治療狀態和追蹤,例如確診腎衰竭的犬貓,要評估治療效果如何時,會著重在電解質和腎指數的變化,不會全驗。
追蹤及篩驗功能
現在知道疾病時驗血的重要性了,那只要毛孩看起來很健康,就都不需要驗血嗎?其實,很多時候健康毛孩也需要驗血!慢性疾病的毛孩也同樣需要驗血數值,讓醫生做為治療的調整評估。
- 健康毛孩的驗血
判定數值是否異常的標準,都是長時間下來的統計結果,也就是「整個物種」的平均值。但每個毛孩都是獨立的個體,如果和自己的過去數值比較,一旦數值變動就更容易早期發現疾病。又例如,有的毛孩可能天生就血容比低,或是血糖偏高,雖然從全體平均比看起來異常,但如果好幾年來都沒有太大的波動,就不用特別擔心。
其次是「麻醉評估」。無論毛孩看起來是否健康,麻醉前都需要驗血,確保不會因為血容比過低、凝血功能障礙、或腎指數過高等因素使麻醉風險上升。
最後是「傳染病篩檢」,例如狗狗心絲蟲、貓咪愛滋白血等快篩,在要領養新成員之前格外重要。 提早發現隱藏的傳染病,才能確保家中原本的狗狗、貓貓的安全喔!
- 特殊例行血檢
這邊補充一種特別的例行血檢──「癲癇藥物的體內有效濃度」及「心臟病藥物的腎指數監控」。
若毛孩不幸罹患癲癇,需要長期服藥抑制症狀。這時會需要定期回院複診,抽血確保體內藥物濃度足夠,當有效濃度降低時,需要改變藥物種類或劑量。
心臟病的犬貓則是需要服用抗利尿劑,尤其嚴重心臟病的毛孩會需要使用更高的劑量,維持身體輕度的脫水,造成腎臟損傷。通常會在調高劑量後追蹤腎指數,確保毛孩的身體能適應藥量。
毛孩抽血流程不馬虎
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自己抽血的狀況。通常都是伸出左手或右手,握拳,讓醫護人員觀察血管,必要時會綁塑膠條(止血帶)讓血管浮起,再進行局部消毒與抽血。最後,以棉球壓著出血處五到十分鐘即可。幫毛孩抽血的過程,整體來說也差不多,但多了兩個重點──保定和剃毛。
- 保定
首先,就算是最乖的貓貓狗狗,願意讓獸醫抓住他們的手腳不亂動,還是可能在針尖插入的瞬間掙扎,導致血管破裂、針尖劃破皮膚等意外。因此,除了負責抽血的獸醫,還另外需要一、兩人幫忙固定毛孩的身體,讓他們在過程無法隨意翻身,並固定關節以確保毛孩不會突然抽回四肢。
Copyright © www.atdove.org/video/feline-restraint-low-stress-handling
- 剃毛
毛孩的體表布滿毛髮,不但會蓋住底下的皮膚和血管,也因為無法徹底消毒,而有汙染傷口的風險。在抽血前需要先把局部的毛剃掉,以便安全操作。中大型犬最常見的抽血部位包含前肢遠端的「頭靜脈」、後肢外側遠端的「外隱靜脈」、內側近端的「內隱靜脈」,而小型犬和貓咪如果需要較大量的採血,也常選擇採脖子上的「頸靜脈」。
- 止血
抽完血後,需要替傷口加壓止血,否則傷口會血腫。常見的止血方式包括用棉球和紙膠帶簡單固定,或用紗布塊和自黏彈性繃帶加壓固定。在止血過程中務必阻止毛孩啃咬包紮,因為吃下包紮物有可能造成腸胃道阻塞。
- 少量採血
也有一些特殊情況不需要採很多血,只需要少量的血滴,像是糖尿病做血糖曲線的犬貓,或是懷疑敗血症而需要密集監測血糖的毛孩。此時就會利用細針,在耳朵、肉球或腳掌背側製造小型的傷口來採血。
- 上針
此外,如果毛孩到院時的身體狀況很虛弱,如中暑、嚴重脫水等,判斷隨時需要急救,或需要馬上打點滴維持生理狀況時,就會優先上針。「上針」指的是「放置靜脈留置針」。步驟和一般的抽血很像,只是插入的針是雙層的,最後會把一根軟針留在血管內,留在體表的一端則可以連接點滴管。上完針、接點滴前,有時會直接在上針的部位採血,將兩個步驟合一,加快對毛孩的治療。
配合症狀解讀 數據才有意義
雖然驗血在整個醫療診察流程中,算是收費較高的項目,但也是幫助醫師快速找出病因、穩定生理狀態的重要一環。透過血檢,才能替毛孩選擇適當的輸液和麻醉,也才能合理判定治療有沒有效果。
最後要強調,數值終究是數字,還是需要跟毛孩的症狀互相配合解讀,細微的數字變動不一定代表疾病尚未康復。有疑慮的話,記得多和醫師討論唷!